欢迎访问雅安社会服务网!

网站首页

专题专栏微信平台经验集萃便民服务

服务动态

媒体报道中心动态县区动态经验交流

服务公告

通知公告公示

项目平台

政府项目公益项目志愿者项目项目协同

数据库

组织库人才库需求库

中心建设

服务宗旨服务领域内设机构职能职责

组织建设

孵化中心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展示大厅

家庭建设

家风建设关系调解

服务地图

中心地图站点地图

招善引慈

捐赠窗口捐赠者

接地气 惠民生——我市全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项目

来源: 更新时间:2015-01-14 15:33:00 点击:

  在宝兴县大溪乡烟溪村,基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站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活动

  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是灾区社会重建的重要支撑。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重建、社会组织体系的重建和灾区人文关怀路径的探索,对于创新社会治理,建立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群众心理抚慰(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培育、灾区人文关怀等三大类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纳入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开启了全力推动灾区社会管理服务的新篇章。社会管理服务项目有什么样的背景?项目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目前项目进展到哪一步?

  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的由来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在以地方为决策、实施和责任主体的“地方负责制”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灾区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省委书记王东明批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社会管理服务组。在省、市社会管理服务组的指导下,“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中心的成立,搭建了协同社会力量平台,统筹协调社会力量,依法、有序、有效参与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初步探索出“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模式,助力雅安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2013年7月,国务院出台《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纳入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

  《总规》提出,要“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壮大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采取多种心理援助措施,有效协调各类相关资源,增强灾区群众心理康复能力,营造关心帮助灾区孤老、孤残、孤儿及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我市灾后重建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稳定的基础。

  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的内容

  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一项民生工程,社会管理服务项目主要由与灾区群众息息相关的“雅安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群众心理抚慰(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培育”、“灾区人文关怀”三大部分组成。

  雅安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群众心理抚慰(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构建雅安市、县(区)、乡(镇)和街道三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实现对灾区市、县、乡三级的全覆盖,有效服务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即在全市建立1个群团组织市级社会服务中心、8个县(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116个乡(镇)、街道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其中,乡(镇)和街道服务中心按照因地制宜、辐射面广、带动示范效应强,便于开展社会服务的要求,结合前期工作的基础,灵活选址建立。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将搭建党委政府、群团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灾区群众的沟通协调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协同交流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提供社会服务工作要素保障,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区社会建设。

  根据群众需求,市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还可进行灾区社会公益项目设计,建立灾区群众社会服务需求项目库;定期发布灾区社会服务需求项目,搭建社会资源与灾区群众需求对接平台,并推动项目有效落地;依托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资源,协助社会组织公益项目落地实施;组织专家对中心直接实施的项目进行评审、考核,加强项目管理,提升项目工作成效。

  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将整合群团组织的力量、资源,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长期直接服务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直接服务灾区群众。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和社会组织培育

  社会组织培育将按照相关规划,三年内培育100家新兴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和行业协会类新兴社会组织,全面提高雅安本地社会组织的数量和服务水平,发挥其在社会服务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实施阶段,我市将成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接收本地处于初创期的社会组织入驻中心进行培育;孵化中心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孵化服务,包括提供公共空间、注册协助、专业辅导、能力建设、信息资讯、资源对接等服务,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初创期社会组织具备脱离中心独立运行的社会服务能力即“出壳”后,中心为“出壳”社会组织提供跟踪服务,搭建社会组织与党委政府、企业、媒体、高校需求对接、沟通合作平台,优先发展一批优秀的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打造地区社会服务组织和社会服务项目品牌,有效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对接问题。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发力点将在体制机制建设、工作阵地建设、行业协会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项目将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在工作阵地建设方面,我市立足基层,依托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工作、培训、实习、交流平台,借助网络力量服务社会工作,借助社会服务网提高社工支持系统的运转效能。

  在行业协会建设方面,将成立“社会工作协会”,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力争在3年重建期间,开展1500人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培训,重点覆盖乡(镇)街道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骨干专业人员、农村社区社会服务带头人,逐步形成与雅安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工作人才梯次队伍。

  通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培育,在我市建立一支本土化的社会组织,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工人才队伍,在今后的社会服务、防灾减灾、公益慈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施灾区人文关怀项目

  《总规》要求,人文关怀类项目包含特殊群体关爱、就业创业培训和社区关系建设三大类,主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施。

  其中,特殊群体关爱项目将为因地震致残人员购买康复训练设备和辅助器具,抚慰和疏导因地震致残人员心理,指导其进行后续康复训练,开展残疾人文体类活动;开展儿童心理健康讲座、读书竞赛等活动,建立灾区留守儿童之家,并配置相应的文体器材及书籍;针对地震灾区孤残老人,项目将提供老人心理咨询服务、定期探望等陪伴服务,为灾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并开展棋牌等娱乐活动,为工作繁忙的子女提供日间托老服务等。

  在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灾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培训,提升灾区妇女就业技能和水平;通过建立灾区妇女就业供需见面平台,提高灾区留守妇女的就业率。

  就业创业培训还拟通过青年创业扶持计划,开展受灾青年培训、导师志愿者培训、项目官员培训和创业启动资金支持。此外,项目还将针对残疾人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根雕、竹编等再就业培训内容。

  在项目计划中,灾区社区关系建设将着力于推进村(社区)自组织建设、村(社区)文化体系建设、村(社区)诚信体系建设和智慧村(社区)建设等内容。

  灾区人文关怀项目的实施,将直接服务灾区残疾人、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使他们在就业、学习、生活方面直接受益。

  社会管理服务项目通过评审

  为推动灾后重建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落地,按照省、市相关部门的要求和项目建设流程,项目业主单位共青团雅安市委员会委托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总体设计。

  现经过前期的调查研究、了解需求、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等流程,项目现已完成实施设计,并邀请科研、高校等社会治理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就调整后的社会管理服务三个项目设计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项目资金预算进行了评审。经过评审,评审组一致同意三个项目的设计方案。目前,经省财政审批后,帮助解决9042万元开展社会管理服务项目。

  为大力推动灾后重建社会管理服务项目全面实施,按照“阵地共用、资源共享、长效发展”的思路,我市成立了项目实施协调组,牵头负责推进社会管理服务项目全面实施。

  开展专题培训。邀请项目设计专家学者,对各县区项目实施单位开展专题培训,学习掌握雅安市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孵化、灾区人文关怀等项目的具体操作细则及目的意义,确保项目实施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严把项目时间节点。在实施协调组的领导下,制定项目完成时间表,实行倒逼机制,发扬“5+2”、“白加黑”的实干精神,以“严密、严谨、高效”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参与到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中,保证社会管理服务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完成。

  来源《雅安日报》 记者 卫葳